2022年7月5日,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工信安全智库”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颖出席论坛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应急能力建设是国家安全发展的新要求》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一、面临形势
我国应急管理在十九大以后进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设立应急管理部,第一次把应对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的职能集中到应急管理部,是我国应急管理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疫情期间又多次针对加强治理能力,补上应急短板做出重要指示批示。
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保障,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完善国家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央深改委也针对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作出了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置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的部署。
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应急管理部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2018年发布了《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提出了感知网络建设、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智能运维建设、政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强调要构筑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四横四纵”总体架构。
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短、基础弱、底子薄,应急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信息沟通不畅、资源难以整合、协调力度不够等问题较为明显,在防与救、上与下、开与闭之间仍有待进行妥善处理。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应急管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带来了可能, 从全面感知、态势预测、应急处置、协同联动等方面构建起全面的新型应急管理能力体系。
二、安全威胁
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中,我国的安全威胁总体呈现出综合、复杂和多变的局面,其中可分为非传统威胁和传统威胁。
非传统安全方面,全球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且危害程度显著增加。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威胁和挑战主要存在于自然灾害、技术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对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公众生命、健康、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风险。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在传统安全方面,国际战略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社会深刻变革,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进一步增多。有来自西方国家的疑忌和遏制,有来自反对势力的阻力和破坏,还有来自自身的缺陷和懈怠。
俄乌冲突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面临的最大危机,也是二战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战事,昭示了未来战争形态许多新的变化。从俄乌冲突展现的战争形态不难看出,未来战争的平战界限将更加模糊,战争手段将不仅包括军事手段,还包括政治、经济、信息等非军事手段,其参战主体将不仅包括交战双方的正规军、民兵还包括消防救援力量。此次俄乌冲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也给我们国家战时应急管理带来很多启示。
三、使命任务
早在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设立应急管理部之初,党和国家就明确了应急管理部的使命任务。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这要求应急管理队伍具备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中提出,按照目标指引任务、任务引导工程的原则,提出了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重大项目应急救援力量、培育应急救援科技支撑能力等5方面重点任务,部署了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航空体系建设、社会应急力量和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重大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科技创新工程等18项重点工程,这是提升3类应急救援力量能力的主要措施。
新的使命要求具备综合安全能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和防范化解的能力。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既考虑和平时紧急状态的需求,也要考虑战时紧急状态下的需求,实现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建设,以便在战时与非战时紧急状态下都能整合各种可动员的资源,提高国家整体应急能力,确保国家安全。
四、结论
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不断,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频发。种种迹象表明,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风险时代"。
在这种新形势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意义重大。在教育部、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指导下,2021年1月12日国科大成立了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应急管理学院是国科大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工信部、中科院的大力支持。应急学院根植于华罗庚、钱学森、成思危等科学家在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方面的传承积累,面向城镇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未来社会形态,以智慧安全为引领探索具有国科大特色的新型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背靠科学院建设学院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实践应用创新能力、政策研究创新能力、融合育人创新能力、宣传咨询创新能力,打造科学院应急力量的集中展示平台和对外窗口。
应急学院成立当年就实现了招生目标,全年研究生招生95人,目前学院正在汇集多方资源建设应急科技与融合创新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数字孪生、零碳等前沿技术进行应急管理的融合应用研究实验。在此,我也热烈欢迎今天在座的企业代表一起加入这个平台,共同提高我国各行各业的安全发展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希望在应急管理学院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得到产学研各界的支持,共同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现代化做出不负于时代的贡献。